针对下一代行业专网通信公专融合的发展趋势,海能达近日重磅发布了《公专融合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旨在通过行业洞察、技术阐述、灯塔用例来深入理解行业用户需求,为行业用户提出发展建议,助力专网通信向下一代关键通信演进。
那么,专网通信为何需要公专融合?公专融合现阶段面临哪些挑战?又有哪些实践案例值得参考?对此,海能达副总裁王可在接受C114专访时为我们进行了详细解读。他表示:公专融合不仅仅是技术方案,更希望是吹响下一代关键通信产业发展的号角。
01 公专融合之路更适合关键通信行业用户
数字化时代,为了满足行业客户多样化业务需求,专网和公网将出现更深度的融合。而在王可看来,之所以需要公专融合,主要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量:
首先,对于很多行业用户而言,专网通信一直会使用,其中窄带专网已经比较成熟,用户依赖专网组语音通信解决关键任务通信问题,事实证明,窄带专网将长期存在。
但在数字化时代,仅仅有基于窄带的语音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数据、视频、多媒体等宽带应用来帮助解决更多业务问题。不过,纯粹的专网宽带模式存在投资大、频谱缺、成本高、专有制式产业链不够成熟等问题,业界在宽带专网的尝试总体上都不算太成功,因此选择建设纯粹宽带专网的很少。
与此同时,4G/LTE网络在全球发展普及已经非常成功。王可认为:“4G/LTE是一个低成本解决行业客户宽带需求的很好的一个方式。而且,专网和用户的业务已经深度融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应该保留;融合后基于宽带的能力,也要保留用户使用习惯一致。因此,公专融合是更适合关键通信行业用户走的一条道路。”
此前,业界也存在过宽窄融合、公专结合、公专融合等朦胧的方向和概念,但总体来说都不具实战性。例如,宽带专网还不存在,宽宽融合、宽窄融合没有太多实际意义;而公专结合就是各用各的,终端也是分开的,网络还是垂直烟囱化的,导致不能很好互联互通;此前大多的公专融合方案的网络、平台、终端基本独立分开,主要是在业务层按需定制实现融合,一线人员的实战体验和网络的开放性和演进性都远没有达到预期。
王可表示,“对于关键通信行业未来演进之路上面临的迷茫,海能达总结经验,基于多年行业积累和探索研究提出深度公专融合,发布《公专融合白皮书》,希望帮助行业理清未来发展方向。”
02 直面挑战,为用户创造价值
目前,很多厂商在真正的公专融合上的投入是相当有限的,市面上大多数的公专融合只做到了PoC和窄带的互联互通,只是语音和几个简单功能连起来的简单融合而已,没有解决用户实际问题。
在王可看来,当前阶段,公专融合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使用习惯无法保持一致,真正融合的功能没有实现;在业务上也没有办法做到统一的呼叫处理等;由于网络的割裂,难以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统一维护;还无法实现统一的安全管理策略。
针对上述业务痛点和挑战,王可表示:海能达提出公专深度融合P-PoC,海能达公专融合解决方案通过多项创新技术,可以帮助用户分层实现应用融合、平台融合、网络融合、终端融合,并提供端到端安全解决方案,具备:多层次系统级融合、网络平滑演进升级并减低TCO、语音互联互通与无缝切换、使能智能业务融合创新、端到端安全等五方面的特点,将为客户带来如下三大关键价值:
一是各层级网元的深度融合与统一,支持14项“系统级”融合能力,在网络建设方面,解决了客户关键通信转型过程中的难点,实现网络快速平衡升级、减低TCO,减负增效等价值。比如:优化基础设施投资,节省用户在成本高区域(室内,偏远)部署窄带基站的投资,也便于网络快速支撑业务;降低网络演进的复杂度和新增维护工作量,统一的运维和管理助力减负增效。此外,开放的技术架构有助于推动行业网络架构重塑,去网络“烟囱化”,实现网络与业务的纵向解耦与横向融合,打通数据孤岛和通信条块隔离,实现“一平台,一张网,一终端,一张图”。
二是各层级业务逻辑的深度融合与统一和增强的多层深度协同,支持无缝语音,全域定位等10项关键通信能力,实现泛在全连接和业务一致性,确保通信的可用性和连续性,让用户的使用习惯保持一致和无缝体验。公专融合之后,用户并不关心业务到底是运行在窄带还是宽带网络上,而是更关注能否提供统一的使用感受和更多智能应用。海能达融合方案使能应用层的创新能力,集成语音/视频/app等共10项融合创新应用,提升一线人员的响应效率,并为业务平台提供标准API接口便于更多的敏捷开发,支持客户快速部署新业务。具备在不同网络、不同设备、不同终端上给用户带来唯一的使用体验能力,例如,一线工作人员只需配备一部多模终端,在平时和应急都能满足通信、视频、多媒体和信息化等工作要求。同时公专融合系统助力新警务机制,实现跨地域、多部门的通信,有利于贯彻联勤联动机制,拉通“群防群治”、 “微型消防站”等社会辅助力量,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通信与指挥调度。
三是融合系统为安全方案实施带来便利,支持统一认证和端到端加密等能力,打消用户的安全疑虑。行业用户尤其是公共安全等任务敏感型高端行业用户,对安全有非常严苛的要求。海能达公专融合方案与行业合作伙伴一起支持安全保障方案,融入行业现有安全策略形成标准体系,结合统一认证/业务安全/终端安全管控/端到端加密/APN/VPDN/IPSEC等成熟安全技术,遵从国家安全等级保护标准,构建基于纵深防御的、基于最佳实践、不断发展的多层次,端到端的安全体系。
(公专融合解决方案架构图)
03 多地开花,实战打磨可落地方案
在实现过程中,往往需要考量很多因素,其中最大的挑战是并没有先例可参考。
“海能达现在提出的公专深度融合,绝不是一个空的口号,而是经过在客户端的打磨、证明可以在用户端落地、可以给用户带来实际价值的实战方案。”王可介绍称,目前,海能达公专融合解决方案已经成功应用于公共安全、应急消防、铁路、机场、城管、物业等多个行业,服务多种关键行业用户。
例如,在公共安全行业:昆明的公专融合项目,辅警、学警配备专业对讲终端实现与民警PDT的互联互通,解决了日常与重大活动通信条块化指挥不畅的问题,为COP15生物多样性公约大会提供有力保障。厦门市公安局采用海能达公专融合系统,通过与运营商合作,实现民警与辅警、群防群治统一指挥调度和日常管理。南京公安公专融合项目,通过配备双模终端和ROIP技术方案,重点采用一警一号、多组守候、会话式录音、端到端加密等能力,解决了重大保障携带多部对讲机、重要通信漏话、室内窄带通信不畅等痛点。
消防应急行业,广东消防总队公专融合项目,构建强大创新大应急通信平台、突破公网与窄带直通无缝语音全球的技术难点,与中国移动合作,实现“全灾种 大应急”从应急出动、途中到现场的全流程无缝指挥通信,1/2/3级网的互联互通,与PDT的深度融合,满足“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应急指挥通信。
交通行业,斯里兰卡全国铁路(Sri Lanka Railway)建设了全球第一个基于LTE网络的MCS铁路系统,海能达为其提供了端到端通信解决方案、系统及终端设备。
机场行业,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采用海能达公专融合解决方案将TETRA专网和公网进行融合,平衡业务需求和网络投资,扩大通信范围,实现各区域、各岗位工作人员互联互通,同时多模智能终端支持实时视频回传、关键数据快速查询和高效移动办公等融合应用,一部终端高效完成复杂工作流程,为工作人员减负,降低通信设备投入和管理成本,智能终端管理系统实现终端的统一、批量化管理,减少运维工作量,有效提升机场运营效率。长沙智慧机场建设中,窄带专网在关键语音和指挥调度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公网也已成为基础专网的重要补充,公专融合方案有利于打通数据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全场景统一指挥调度管理。
值得关注的是,从海能达公专融合落地实践来看,似乎海能达的商业模式也在发生细微转变——海能达的公专融合是面向中国行业客户关键通信业务,采用创新增强的技术方案P-PoC,同时共享运营商先进LTE网络,与PDT专网多层次的深度融合,解决了关键通信转型过程中的难点,让公专融合更具实战性。业务模式发生变化的同时,海能达原有的生态圈也在扩展,特别是越来越多的与运营商共同合作服务于行业客户,未来还有望与运营商一起寻找5G赋能行业的杀手级应用,助力运营商5G网络在垂直行业更多落地。
“公网在网络覆盖,运行维护、资源共享、产业生态等方面均有较大优势,在行业宽带化发展之路将扮演主要角色,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对关键通信行业用户来讲,以3GPP LTE/5G为代表的宽带不是窄带的替换,而是增量,两者共存是行业共识和长期趋势。海能达提出的公专深度融合P-PoC的理念、技术、架构、标准等都是行业领先的,尤其是在公专融合实战化的探索上走的最靠前的,可以说海能达在公专融合领域是当之无愧的引领者。公专融合方案和行业标准化将催化下一代关键通信为行业带来更大客户价值、和合共生的生态系统,数倍的产业规模和中国关键通信的跨越式增长。我们更期待与合作伙伴、设备厂家、运营商一起合作做大生态,服务客户实战,解决客户实际问题,做强中国的关键通信,增加社会效益。”王可表示:海能达也期待将中国的先进技术和标准输出到其他国家,让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在全球关键通信标准化的下一代演进中扮演重要角色。
转载来源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