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能达出席第十二届全国应急通信研讨会

2021-07-16

2021年7月7日上午,由中国应急管理学会、中国通信学会共同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应急通信研讨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来自发改委、公安部、工信部、应急部、运营商以及各省市公安厅、应急厅等150多位嘉宾代表参加了会议。海能达行业解决方案总监冷川川参与此次研讨会并发表了“重塑大应急通信网”主题演讲,分享海能达对于“公专融合大应急消防通信架构与解决方案”的思考和洞察。

全国应急通信研讨会始创于2006年,在我国应急通信领域有相当影响力。是业内人士了解我国应急通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窗口,也是推动我国应急通信的建设和应用,促进应急通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权威性的高端论坛。

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延川在会议致辞中表示,应急通信在保障国民经济平稳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云计算、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技术迅猛发展之下,探索适合新时代特征的应急通信的管理体系以及技术体系,是为各个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责任,更是整个应急通信行业的使命。

在本次会议上,演讲嘉宾从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角度,围绕着城市应急通信介绍了当前涉及消防、应急、公安、智慧城市、应急管理、卫星、水利等行业最新的解决方案。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解决方案总监冷川川,在本次会议中针对“重塑大应急通信网”课题做了主题演讲。他认为:

作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如何满足“全灾种, 大应急”新使命和新要求;如何实现消防信息化“提质强能”;如何优化重塑、转型跨越,适应新时代;如何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如何补齐短板提升应急通信能力,重塑消防应急通信迫在眉睫。消防部门目前依赖的地面无线通信手段主要包括公网,窄带PDT集群系统,现场直通/窄带自组网,宽带MESH/LTE等。规划建设“370M一张基础专网,多网融合一张无线网,宽窄融合一终端,应急通信融合一平台,指挥调度一张图”是实现全连接、全感知韧性无线应急通信的关键任务。

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进行大量的探索与实践,结合客观现实条件,摸索形成一套全面完整大应急通信网的网络架构与规划建设,“重塑消防大应急通信网”,与现有的系统兼容互补,与海能达深度合作,软硬结合实现了全球领先的诸多技术创新,构建大应急通信平台,配备多形态移动终端,专网云与端侧结合;实现“整合各类无线通信资源,统一应急指挥调度,公专网融合互通,前后方上下联动,重心下沉面向救援”;助力消防智能指挥升级,支撑实现“精准化接警调度、全过程指挥和智能化辅助决策”;构建下一代中国特色消防大应急融合无线通信网络,分三步走实现指挥调度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目标。

一、建设总队应急通信平台融合一级网、二级网、三级网:打通总队,支队与现场,实现多网互通、统一指挥、通信无缝跨区过渡,配备各类融合终端,宽窄融合终端,4G移动视频终端,4G对讲终端,并与现网窄带终端兼容互通,实现统一呼叫、全域定位、录音录播、终端管理、可视调度、语音坐席等能力。

二、建设支队应急通信平台,构建形成支队与总队2级架构,应急通信网与智能接处警系统有机融合,并通过配备的4G融合终端支持智能定位,可视上图、扁平调度、移动指挥、处警app应用、智能报告、一键视频、智能合成作战、火场文书等能力提升支队大中队等作战单元处警效能。

三、通过无线手段将指挥调度延伸到社区、园区、企业微型消防站和专职队,综合性救援队,联动单位等,配备多种形式的消防救援作战调度台和4G对讲终端,通过平台+终端架构实现消防救援与社会辅助救援力量联勤联动体系的通信方案,确保社会力量等各形式消防救援队伍高效、可靠地纳入统一指挥调度;实现救早、灭小和“三分钟到场”的目标。

结语

增进合作、不断创新,实现无线应急通信协调互通的关键通信任务。海能达将不断推进与业界的紧密合作,促进智慧平安城市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加强科技信息化引领的工作能力,充分发挥在专网通信领域的优势,使科技创新的成果在公共安全、智慧城市等领域得到更全面的应用,为城市安全构建最坚固的技术长城!

冷川川

海能达解决方案总监 

无线通信与5G技术专家,公安通标委通信委员,消防通信委员,深圳产业发展创新人才,公共安全与应急通信行业专家,公安十四五无线通信新体系和通信网络架构与标准设计师,重塑消防大应急通信网和消防现场应急e-Fusion解决方案设计师,各行业5G宽带专网解决方案专家

我们使用Cookie来个性化和改善您在我们网站上的使用体验,请查看我们的Cookies政策。如果您继续浏览网站,代表您已经同意我们使用Cookies。

了解更多
hytera video player